默克生命科学|类器官培养Vlog,专家带您参观肿瘤类器官培养全流程

  随着类器官研究的发展,肿瘤类器官广泛覆盖多种实体瘤癌种,类器官技术更在2017年被NatureMethod评为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的年度技术。类器官具有高度的临床相关性,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开展患者的药敏检测,使个性化的肿瘤用药指导成为可能。


  1.为什么不用2D细胞系做肿瘤药物筛选?


  药物筛选中常用的细胞系具有培养条件方便,易于操作等优势。但肿瘤具有异质性,在肿瘤细胞系上显示有效的药物,在人体中往往无效的现象。经统计,大约90%的有发展前景的临床前药物未能有效地被用于人体治疗。因此,高通量筛选中使用真实性更强的细胞模型,是药物发现及功能基因筛选的关键。


  2.肿瘤类器官模型在药物筛选中有哪些优势?


  肿瘤类器官模型能够快速筛选出药物敏感性强、反应性好、效果优的癌症适应症药物,预测靶向药物及化疗疗效,敏感性近100%,特异性93%。3D类器官培养能够极大地提高对于肿瘤生物学的理解,排除较差的候选药物,同时可筛选出在2D筛查中可能遗漏的癌症相关新靶点,为药物研发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。


  3.那如何培养肿瘤类器官?


  今天小编带你云参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叶军老师实验室,近距离感受肿瘤类器官养成记,更有类器官培养方面的tips分享


  除了提到的Corning®球形微孔板,还有以下几款hot产品也是影响类器官培养实验好坏的关键:


  血清:澳洲来源胎牛血清,严格QC标准进行病毒、内毒素、血红蛋白和IgG含量等多项测定


  ECM:来源于Engelbreth-Holm-Swarm小鼠肉瘤,除了黏附支持,还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


  胰蛋白酶:StableCell™TrypsinSolution,5X,不占冰箱无需冻存的室温胰酶。


在线咨询

  电话

15618136059